月满时,把思念写进信里|新能源与矿业学院“一封家书”活动,让中秋佳节暖意浓浓~
当月光洒满榴园,思念跨越山海,总有些温暖在校园悄然发生。10月6日,新能源与矿业学院依托学校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,在榴园1号党团活动室举办“月满时,把思念写进信里——我的一封家书”中秋活动。30余名留校学子与新能源与矿业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学科负责人田兆君、冶金工程专业学科负责人唐朝波两位老师围坐一堂,在月饼的香甜、游戏的欢笑与笔墨的温情中,共度了一个充满温暖的团圆节日。

“刚上大学时,我也曾在中秋留校,给家里打电话时强忍着眼泪说‘一切都好’。”活动开场,田兆君老师以“学长”身份分享起自己的求学故事,一句“你们的思念,老师都懂。”瞬间拉近了师生距离。唐朝波老师则用“三个期望”寄语学子:“希望你们把思念化为动力,把校园当作家园,把此刻的温暖记在心里。”

没有讲台与课桌的距离,只有茶点与笑容的相伴。老师们时而倾听同学们的校园日常,时而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,活动室里的灯光仿佛也变得格外柔和,此刻,“师长”与“朋友”的身份,自然地交融。

暖场活动的气氛担当是这四个超有趣的互动游戏。数字炸弹,猜中“炸弹数字”的幸运儿,能亲手创作中秋祝福并分享。字趣填福,从“月亮”一类中秋“意向词”起步,大家顺时针轮流加1-2个字,拼的就是语言创意,不通顺可就要出局啦。还有超新潮的emoji猜诗,用符号解锁诗句、成语和谐音,趣味感拉满。你比划我猜,上台的同学靠肢体动作传递中秋主题词,全程笑声不断,轻松点燃全场氛围。
“请大家拿起桌上的信笺,把最近的生活、藏在心里的话,慢慢写给家人吧。”随着主持人轻声引导,活动室逐渐安静下来,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。

同学们铺开学院精心准备的信纸,纷纷俯首案前,笔尖轻触纸面。有人托着腮帮子思索片刻,嘴角不自觉扬起温暖的弧度;有人写着写着停下笔,望着窗外出神,仿佛在想象家人读到信时的模样。那些平日里羞于表达的情感,那些深藏心底的牵挂,在此刻都化作笔下一行行真挚的文字,在普通的信纸上流淌出最不普通的心意。
“老师,我能在信封里装下新疆特色的干果与奶糖吗?”有同学笑着请求,老师们欣然应允。信笺和笑脸,构成了这个中秋最动人的画面。
精心地的封装后,老师与同学们排着队,郑重地将信件投入信箱。活动负责人陈玉老师仔细收集整理好一沓沓信件,将它们送往驿站,稳稳交到快递员手中。这些满载思念的信笺,将带着校园的温暖温度,跨越山海飞向全国各地的家。

一封家书,不止于“信”,纸短情长,道不尽太多涟漪。这个中秋,榴园社区记住了每一个温暖的瞬间,而那些寄出的家书,正带着校园的爱意,飞向家的方向。
